齐学启将军生平事迹

发布时间:2023-05-30 08:38:00   来源:潇湘历史百科    语言:【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字号:

齐学启,字梦赍,湖南宁乡人,抗日名将。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时齐学启担任新38师副师长,协助师长孙立人在仁安羌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及平民七千多人,后不幸在......


  齐学启,字梦赍,湖南宁乡人,抗日名将。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时齐学启担任新38师副师长,协助师长孙立人在仁安羌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及平民七千多人,后不幸在带领伤兵撤退时,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囚禁于仰光集中营。1945年3月在抗战胜利前在狱中遭叛逆刺伤重创,医治无效后殉国。2010年国家将齐学启入驻湖南烈士纪念塔祭奠,台湾忠烈祠亦设灵位供奉,齐学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被称誉为现代文天祥。由于齐学启英年早逝,没有子嗣,虽下有四妹,但并没有为他立传,所以他的生平,有很多值得补遗和考证的地方。

齐学启将军生平事迹

  (一)出生和入学

  齐学启的出生年份有多种说法:一说是1900年8月28日出生,湖南宁乡县史志档案局有这个说法。根据《为齐氏三修族谱》卷五之七“世考”记齐直章(齐璜)长子敦镛(齐学启)的记载:“一名学启,字梦赍游学美陆军大学毕业生,清华湖南两大学教授,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二十八日亥时生。”(页57)。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历1900年,八月二十八日是阴历,该年是润年,有两个8月,换算公历可能是9月21日或10月21日。采纳这种说法见胡显章主编,《抗日中国远征军师长齐学启》,(载《自强不自,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李乔生的〈花明楼齐氏三杰〉,(载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文史拾遗》,2012年3期总89期),内里对齐学启的家世有较详细的记述,文中指齐的生卒为1900-1945。另根据1919清华学校出版的《癸亥级刊》中的同学录记载,齐学启和孙立人是年同为19岁,孙生于1900年12月8日,故齐学启很有可能在同年出生。不过,我再比对同学录中其它同学的年岁,有很多不正确的情况,例如同学录记赵敏恒是17岁,但赵是1914年出生,1919年应该是15岁。其它同学如梁实秋、陈植、顾毓琇、吴文藻等也有误差,所以同学录的记载只可作为参考。最近在美国有一位朋友李忠泽先生查找美国海关的入境纪录,发现新的证据。原来当年由中国到美国入境的船只,所有乘客(包括美国人)入境时都要登记资料和作身体检查。齐学启的入境纪录上年龄的栏目登记为23岁,另外亦记录他身高5呎8寸,比孙立人高一吋。二说是1901年。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室译员孙建中在《忠义故事-异域忠魂-齐学启将军》称齐学启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此文对齐学启的事迹多有错误,如说齐在美国入读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将孙立人的事迹套在齐的身上,张冠李戴,考证不严,故年份之说,并不可信。三说是1902年出生,(见孙敦恒,《齐学启》,载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英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孙的文章没有交代为何齐学启是1902年出生,亦不知根据什么来源。齐学启胞妹齐觉在2007年以97岁高龄接受了湖南长沙市电视台访问时,回忆兄长齐学启在12岁离开湖南长沙老家坐船北上到清华学校读书。齐觉在1910年出生,当年4岁,由于这说法是由至亲所述,有一定的可信性。另外,齐学启清华同班同学顾毓琇在《哭齐学启将军》诗后附上齐学启生平简述,其中云:“一九四二年以远征军赴缅抗击日寇。将军因伴护伤兵渡江被俘,一九四五年抗日胜利宣布后,在仰光倍日寇所害,牺牲时年仅四十三岁。”由此推断,齐学启可能是1902年出生。四说是1903年10月28日。这个说法出自齐学启在1926年秋报读德州农业和机械学院时申报的出生日期,是现存唯一由齐学启申报的年份。但中国学生很多时都将岁数少报以符合入学资格,例如孙立人在报读维吉尼亚军校时,便少报两岁,使符合入学年龄的条件,因此农学院的纪录可信性较低。上述的说法以1900年最为可信,因为有齐氏族谱和美国入境纪录作为证据。

  1923年9月1日清华同学被美国海关入境的纪录,内里有记录齐学启的年岁。

  齐学启在哪一年入读清华学校,现无确实纪录。北京清华大学校史室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并没有收藏清华学校时代的入学纪录,所以现时没有正式文件显示齐学启出生和入学年份。现在有关齐学启的记述,都说他在1915年入读清华学校,这是根据清华学弟王之所写的《齐学启烈士传略》,(载《湖南文献季刊》第4卷第1期(1976年1月)。这篇文章虽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但是有些记述并不真确,所以内容不能完全相信,需要小心求证。孙立人在1946年秋在齐学启葬礼上,朗读他亲自撰写的祭文,其文云:

  九载同窗,同笔砚,同起居,情逾手足。彪勋震蛮域,威名憾寰宇。君酬壮志,功垂青史,湘水湘云存浩气。

  在《祭齐故副师长文》中孙立人亦谓与齐学启“九载同窗,廿年共事,受感于君者独多,得助于君者最大”,可见孙、齐二人在清华学校九载,当时清华是八年制(中等科和高等科各四年),但由于升级要求严格,留级情况普遍,孙立人在中等科一年级时因好玩怠于学业而要留级一年,闻一多因为初入清华时英文追不上程度而留级,可能齐学启也曾留级,故孙立人说二人“九载同窗”。由此推测齐学启最有可能生于1900年或1902年,在1914年入读清华学校。#p#

  (二)美国求学

  齐学启在哪一年入读诺维琪大学(Norwich University),王之称齐学启“于民十二年夏赴美,当时美国各国立军校,例不收外籍生,学启察知得克萨斯州立理工及农业专校,用军事管理,因就校攻读。期年,考入诺维琪骑兵学校,二年毕业。”这一记述后来成为各种文献和清华校史所依据,例如孙敦恒写的“齐学启”,即将王之的说法照录,(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英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155-156。)按王之的说法,齐学启是因美国军校不收外籍学生,所以在1923年秋入读得克萨斯州立理工及农业专校(正名为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The Agriculturaland Mechanical Collegeof Texas),第二年才转读诺维基大学。这个说法有三处错误的地方:一,美国国立军校,应是指西点军校,又称美国陆军学校,并非不收录外籍学生,只是要由学生所属国家向美国申请,由国会审议批准,王之也是循此途径入读西点。即使州立军校如维吉尼亚军校也须由使馆代为申请,孙立人在普渡大学毕业后便是由使馆申请,通知清华驻美监督处结果才入学。二,根据诺维琪大学和德州A&M大学(前身为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的纪录(笔者向两校取得齐学启的纪录),齐学启在1923年秋进入诺维琪大学修读土木工程二年级,在1926年毕业,获得理学士学位。齐学启在1926年9月入读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修读文科,主修军事科学(militaryscience),在1927年9月退学。王之将齐学启入读两所大学的时序混淆。三,齐学启在诺校读了三年而非两年。同班同学张治中和于德仁同一年入读诺校,读了两年毕业。王之可能将他们的毕业年份张冠李戴。

齐学启将军生平事迹

  另外的文章更有杜撰齐学启转读诺维琪大学的过程,例如胡显章主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称齐学启“1920年,齐学启留学美国,初学电气制造。让齐学启感到精神上苦恼的是,当时中国国力虚弱,华人在美受到歧视,甚至被视为下等人(InferiorPeople),目睹种种情形,齐学启悲愤不已,他深知当时的世界「弱肉强食,和平公理,直是梦想。战争本来是惨事,但武备不修,屈于城下,其惨有更甚于此者。因此,他毅然转学军事,考入诺维基军校,学习骑兵。”这段记述年份错误,引述出处不明,齐学启入读诺维琪大学在于学习军事知识,并非着重骑兵,因诺校有骑兵学科,所以作者想当然便以为齐到诺校想学骑兵,但根据诺校纪录,齐学启在骑兵科成绩一般,且升高班后不常练习,反而军事科学成绩优异,可见他用心非在骑兵科。

  齐学启最初是报读诺维琪大学的,这可根据《清华周刊》,1923年第9次增刊,《今夏咨送留美学生一览》所载,齐报读的是诺维基大学的电机工程,后来转读用军事管理的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此乃根据齐的清华学弟,亦是同省籍的王之所记,(见《齐学启烈士传略》,载《湖南文献季刊》第4卷第1期,1976年,页65。)期间为什么转校,王之解释是因为“当时美国各国立军校,例不收外籍生。”这说法与王之的自述有矛盾,当时国立军校如西点,须由外国政府推荐,再经美国国会通过才获准,王之就是在州立的诺维琪大学读毕学士(由威斯康辛大学三年级后转入诺校入读四年级),才转到国立的西点。(见《王之回忆录》,页36。)因为申请入读西点需时,所以有清华学生先报读其它大学,待国会批准后才入学。由此可见,清华学生报读美国军校未必一定如愿,有时需先在其它大学读上一段时间,到军校批准入学才转校,如1918年级生张道宏,先入克拉克大学(ClarkUniversity),两年后毕业后才批准入西点就读。1921级生曾锡珪原拟报读西点军校,但西点军校中国学生,须待1924年才有空额,于是先入读诺维琪大学,一年后转入弗吉尼亚军校就读。(见《清华周刊》1922年262期,留美同学新闻,页21。)诺维基大学是私立州立军校,不受此例限制,但该校不愿意太多中国学生入校,所以报读该校的清华学生不一定成功入学。这情况可见之齐学启、孙福麟于1925年写给清华驻美监督处赵元任(1892-1982)监督的信。他们提点学弟们美国人对中国学生入读军校会有歧视态度:“生等(齐、孙二人)初入此校时,吾国人之在此者尚少,学校待遇尚少轩轾,同学感情虽不佳,亦可相安无事。去岁吾国学生来此者过多,遂致学校各方面啧有烦言,学校当局虽未明言,而屡示限制之意;至于同学方面,尤示不满,按诺校学生不逾二百数十人,如我国学生来此者过多,极易招人注目;且朝夕共处,其藐视侮弄之事,时有不免。去岁生等与离校同学,深感痛苦;若今年再有多数新同学来此,则去岁种种,将不免重演。”(载《清华周刊》,1925年(11月13日)24卷10期(总359期),页677。)美国军校拒收中国学生,在此之前已有类此情况,1919年级的谢宝潮(广东人)和华秀升(云南人)原本报读浮竞宜武备学校(即要塞军事学院,TheCitadel),但最后都不成功。谢、华唯有转转读其它大学,谢是农学博士,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华是硕士。(见《清华周刊》1925年第11期增刊,页132。)

  齐学启矢志以军事救国,所以在诺校勤奋用功,成绩卓越,根据NorwichUniversity的纪录,齐学启在1923至1924的学年成绩优异,平均取得80分,考获全班第二名。他在军事课程的四个项目都取得90分以上成绩,上下学期在仪容举止一科均取得满分。齐学启在四年级平均分是91分,全班第1名。

  同学在同学录(WarWhoop)中这样描述这位东方同学:

  这里有一个人创造的纪录令每个人都以他为荣;如果考虑到他所面对的种困难,他的纪录更值得称赞。我们惊叹究竟有多少名诺维基的同学能够在不同的习俗、环境和异国同学中取得如此佳绩。

  齐从大二开始他在诺维琪的生涯,这亦是他适应新环境时另一个需要克服的困难。然而,经过他作出努力后,不久便成为我们最优秀的一份子。

  我们很惊讶在上一个开学日中齐拿取了大二级的军事奖章;不过我们肯定他是实至名归的,因他在军事的学习如他在学术般出色。

  齐是沉实一类的同学,我们想他宁愿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学习而不愿在周末到蒙特派利亚约会女生,可能他正思念在中国的小女孩,所以不想结识其它美丽的女孩。齐比我们更知道什么是性别平等。

  无论如何,我们同学中必定有人希望打破齐的纪录,如果我们有人做到,而每天又能如齐般展露笑容,我们会认为他们是获得幸运的眷顾罢了。

  齐学启在1926年在诺维琪大学获理学士(土木工程)毕业,并没有实时回国,因为一般清华的留学生有五年的公费留学,所以齐学启继续在美国进修军事学科,据德州大学图书馆传给我齐学启在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现称德州A&M大学)的纪录,齐学启是在1926年9月18日入学,1927年9月23日退学,并没有列明原因。他退学颇为突然,可能是父亲身体欠佳,所以退学回家照顾父亲。其时齐学启母亲已殁。但亦可能是父亲齐璜不高兴儿子不学实学,反而学习军事,要他辍学回国。齐学启的妹妹齐觉在2007年(时年97岁)接受电视台访问时回忆兄长回家后给父亲教训的情境:“我爸爸说你是本来学土木工程,为什么抛开了学习军事,骂得他一塌糊涂,他坐在那三个小时没起身,受训呢。”可见齐璜不高兴儿子瞒着自己学习军事,他自己主张实业救国,希望儿子能继承其志。齐学启在德州农学院修习数学和军事科学。根据纪录,齐学启在第一学期修读了数学和3门军事科学(militaryscience),成绩不俗,取得1A3B成绩,数学第一和第二学期只取得C级,可见齐学启入读此校目的在获取更多军事知识。

  我们现在可以清楚知道齐学启在美国留学的情况,他在1923年赴美与同学于德仁、张治中入读诺维琪大学,由于齐读的是土木工程专科,所以编入二年级,他的好友孙福麟未能如愿成功入读诺校,先到爱荷华州立大学修读一年,第二年才转读诺校,与齐学启同级。齐在1926年毕业获得理学士,同年秋天入读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主要学习军事科学,但一年多后退学回国。

  (三)仰光监狱

  仰光监狱位于仰光的西南部,又称仰光中央监狱,共有6座监舍,像车轮的辐射线般排列着,日军将在缅甸虏获的盟国(包括中国、英、美、荷、印度等)战俘囚禁于此,中国的战俘囚于1号监舍。齐学启在缅北荷马林遭日军枪伤,被俘后辗转送到这里囚禁。他有少将军衔,在中国战俘里的军阶最高,所以是1号监舍的代表。有时他和其它西方盟国的战俘代表被日军传召开会,所以他为盟国战俘所认识。齐学启经常鼓励战友保持生存意志,继续为国家效力。由于他可以英语沟通,中国战俘有病痛时他向英国军医求助,特别是有一位印度裔的上尉苏丹(CaptAInSudan)对中国战俘很细心医治,所以齐学启特地写了一封信给英军战俘里最高阶的长官荷逊准将(Brigadier General Donald Hobson):

齐学启将军生平事迹

  致荷逊准将、苏丹上尉,英军医疗团:

  1944年3月4日

  亲爱的先生:

  我恳切的告诉阁下六个多月以来我军的病员在得到日军的准许下接受了4位英国医官的医治:苏丹上尉、派莱、汤玛士和劳尔,他们都是英军的印裔医官。他们当中苏丹上尉对我们做了最有价值的医疗服务。在这段时间,我们没有一名士兵死去,另有三名士兵从死亡边缘回来。他们都是因他的竭力医治而得救。当我们考虑到日军百般阻挠以及缺乏医疗设备的现况,相信他必定做了很多事情。

  我们对他为我们所做的大量医疗服务表示谢枕。因此,我有责任将他的卓越服务通知英军最高军阶的长官,并且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

  我随时都可以在战后为我上面的陈述传召作证,只要我能够幸运的生存。

  尊敬您的

  中国陆军少将齐学启上

  这封信是齐学启唯一留传手写的信札,可惜齐学启没有幸运地生存下来,他在1945年3月被狱中已出卖灵魂,向伪南京国民政府投降的中国叛逆在一个晚上,于监舍中刺伤下腹,最后伤重不治。5月大众报派驻缅甸的记者黎秀石(1914-2007)知道仰光监狱解放的消息,赶到仰光采访,他当时采访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战俘后,还以为是日军将齐学启刺伤后,发现英国医官偷运药品给齐学启敷治后,他们对齐学启头部猛击使齐伤重致死。他写了一篇题为“血迹斑斑话缅甸”的报导,最先将齐学启殉国的经过向国人报导。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图片来源基于CC0协议的免版税图库,如有疑议请告诉我们,投诉邮箱:16135980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