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历史文献 雄安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3-05-31 08:44:27   来源:潇湘历史百科    语言:【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字号:

易水汤汤,淀泊麟光。远古文明,农耕曙光。王亥服牛,贸易昭商。燕国故都,临易名扬。燕南赵北,百里长墙。鲜卑突厥,五胡刀光。世宗英武,三关威扬。宋辽边界,塘泺枣桑。......


  易水汤汤,淀泊麟光。远古文明,农耕曙光。王亥服牛,贸易昭商。燕国故都,临易名扬。燕南赵北,百里长墙。鲜卑突厥,五胡刀光。世宗英武,三关威扬。宋辽边界,塘泺枣桑。茶马互市,百代华章。瓷路丝路,千古流芳。下面潇湘图说历史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雄安历史文献 雄安的前世今生,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雄安历史文献 雄安的前世今生

  雄安历史文献雄安的前世今生

  一、“雄安”之名,古韵新意

  雄安之名,是古代雄州、安州的合称。“雄州”之名始于五代时期。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今雄县南关),益津关(今霸州),下诏于瓦桥关置雄州,益津关置霸州。《雄县乡土志》载,“雄”者,名取威烈,以彰武功,有威慑北辽之意。雄州和霸州,寄托了周世宗雄图霸业、一统天下的梦想。

  安新县古为安州,“安州”之名始于北宋。宋代建顺安军(今安新县安州镇垒头),后移治高阳(今高阳旧城)升安州。金朝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今安州镇垒头村)。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移治渥城县,称新安州,元代安州徙治葛城。至元九年(1272年)渥城县更名为新安县。安州领葛城县,与新安县同属保定路。明代安州降为安县。后复设安州和新安县,属保定府。民国2年(1913年)安州改为安县,属直隶范阳道。1914年安县与新安合并为安新县。这就是从安州到新安州,到安新县的演变。

  二、雄安的河湖水系,天人合一

  雄安新区的安新、雄县、容城三城环绕白洋淀,北有南拒马河、白沟河,千古流淌的河湖水系和塘泺淀泊,构成雄安壮美的水文景观。南拒马河,古代是易水干流。从西周到秦汉,易水流经容城、安新和雄县东至于海。所以雄安新区中心三县,留下了易水文化的深厚记忆。容城古八景之一的“易水秋声”,就是指南拒马河。商民族的先祖王亥与有易氏部落进行贸易,是中国商贸历史的发端,就发生在易水之滨。

  白洋淀是雄安的重要地理标志,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最初是第四纪地质史上形成的文安洼古湖盆区。距今约1万年前,白洋淀经历了一次扩张与收缩的演变。距今7500~2500年间,渤海海面上升,河北平原东部发生海浸,使白洋淀水域达到最大范围。北起永清、霸县、雄县、容城,西至保定、清苑、望都、定县,南至安国、博野、肃宁、河间。距今2500年前,气候干旱,白洋淀水域收缩,局部干涸。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防御齐国的“燕长城”即位于徐水、白洋淀边缘至雄县一线。西汉在白洋淀边置有鄚(今任丘市鄚州镇)、阿陵(任丘市陵城)、高阳等县。白洋淀解体后形成若干淀泊。

  西晋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有“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掘鲤淀,唐代李善注,“在河间莫县之西”,相当于今白洋淀一部分,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鲤遍地。北魏河北地理学家郦道元(472~527年)在《水经注·易水注》记述:“易水又东,渥水注之,其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南,谓之大渥淀、小渥淀,水南流注易水。”大渥淀和小渥淀即清乾隆《新安县志》记载的大殷淀和殷家淀,今大王淀和小王淀,是白洋淀区的两个淀泊。

  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太行山发源的大小河流,遇到运河阻拦,在低洼处形成淀泊。博野有君子淀,文安有狐狸淀。唐代“瀛(河间)莫(鄚州)间有九十九淀”。

  北宋王朝为防御契丹骑兵,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六宅使何承矩,利用这一带地势低洼的特点,开辟塘泊,河流与淀泊相连,引水灌溉,形成自顺安军(北宋淳化三年置),治唐兴寨(今安新县东州东南)西边吴淀,东至沧州泥沽海口(今天津西泥沽和泥沽咀)九百里屯田防线。缘边塘泊绵亘七州军,有名淀泊28处,新开凿淀泊两处。《宋史·河渠志》载:“东南起保定(新镇)军,西北雄州,合百水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衡广六十里,纵二十五里或十里,其深八尺或九尺。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羊淀,衡广七十里,纵三十里或四十五里,其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这是最早关于“白洋淀”的记载,原名“白羊淀”,是北宋塘泺中的一个淀。当时边吴淀位于安新、高阳、清苑交界处,为九河合流后水最深处。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黄河决堤澶州小吴埽,东北流入河北与白沟合流于天津入海。浑流回灌白沟,使屯田塘泊淤塞。塘泊解体为若干淀泊。明弘治(1488年)前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正德十二年(1517年)杨村河决口始成“泽国”。形成徐、漕、雹、萍、一亩、方顺、唐、滋、沙、九河入淀之势。以后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改称白洋淀。白洋淀接纳了大清河系诸水,淀泊日淤日浅,水大时,则旁溢四出,洪涝灾害连年发生。

  清朝,畿南连年大水,雍正帝提出治水方案,十三王爷允祥和大学士朱轼开启直隶营田工程,从泄水营田种水稻出发,修筑堤防,形成沟渠纵横,村落、苇地、园田星罗棋布的景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划定东、西淀界限,“大清河自雄(雄县)入,迳张青口(今文安)口西西淀,东东淀”。西淀范围周围300余里,东淀范围周围400里。所谓西淀即今白洋淀范围。

  河湖水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易水、大清河水系和白洋淀正是承载雄安文化的地理载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三、雄安的边塞文化,悲喜交集

  雄安之地,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厚的民族融合的边塞文化。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侵扰燕国,燕桓候徙都临易(今容城县南阳村东),属于燕国最富庶的督亢之地范围。1958年在容城晾马台遗址出土“燕侯职”铜戈(即燕昭王的铜戈,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是燕昭王时代遗物,1982年7月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后来,燕国迁都蓟城(今北京琉璃河),临易成为燕国易邑。春秋战国时期,雄安先是地处燕、中山与齐三国边界之地。公元前297年赵灭中山后,就成为燕、赵、齐三国边境。燕昭王在位初期,燕国用了二十年多时间,修筑了防御赵和齐国的“燕南长城”,即位于徐水、白洋淀边缘至安新、雄县、文安、大城一线。自1976年至1990年,在容城县先后出土四批约600余枚燕国货币,还在燕南长城出土齐国刀币,留下了齐国灭燕和乐毅攻齐的千古传奇的见证。

  东汉末年,这里曾经是袁绍与公孙瓒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最终袁绍通过地道在这里攻破公孙瓒的易京城(今容城县南阳遗址),消灭了公孙瓒,统一了大河以北。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成为“五胡”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北朝时期,这里是最古老的茶马互市的交通要道。周世宗北伐,攻克瓦桥关、益津关后,分别置雄州和霸州,从此成为中原王朝与契丹王朝的边塞之地。

  雍熙北伐,北宋名将曹彬的东路大军曾经以雄州为基地,结果高粱河惨败,雄州、霸州成为宋辽边界。北宋一大批爱国名将先后在这一地区开河筑堤,巩固边防。至道元年(995年),契丹精骑数千,夜袭雄州城,强攻楼堞,雄州团练使何承矩率领人马天明出战,斩杀无数敌兵,擒敌将铁林相公,契丹兵狼狈逃窜。

  宋咸平四年(1001年)何承矩命静戎军决开雹河,挖开长城堤,注水雄州,使雄州大量农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田。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杨延昭迁保州,兼威虏(雄州)静戎(安新)军沿边都巡检使。他大修边关守备。在雄县和安新境内筑“六郎堤”,筑容城晾马台,巩固边防。

  史志记载,雄州城有地穴与霸州城相通,长约70华里。雄县地道两部分,即祁岗地道和邢村大台地道。古地道设计合理,形式复杂,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类型多、功能齐全。“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一应俱全,且用规格与质量基本统一的青砖砌筑,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

  边塞地区既有频繁的战争,也有民族融合和边境贸易。尤其宋辽澶渊之盟以后,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边境的民族贸易和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从这里向蒙古高原和西域、欧洲延伸。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图片来源基于CC0协议的免版税图库,如有疑议请告诉我们,投诉邮箱:1613598000@qq.com

  • 1
  • 2

TAG: 雄安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