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恪守三百年使命的民族

发布时间:2023-05-16 11:08:54   来源:潇湘历史百科    语言:【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字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许多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成为了大明国策。在他看来,“养兵莫如屯田”,因此“屯军”制度从此在中国各地扎根。打仗军户带着家属走,到指定地点后,士兵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许多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成为了大明国策。在他看来,“养兵莫如屯田”,因此“屯军”制度从此在中国各地扎根。打仗军户带着家属走,到指定地点后,士兵负责打仗,其家属就在周边耕种以自给自养,给明朝政府省了无数银子。明朝初年在云贵地区的征讨也就促成了“屯堡人”的形成。下面潇湘图说历史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穿青人恪守三百年使命的民族,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穿青人恪守三百年使命的民族

  穿青人恪守三百年使命的民族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日本学者居龙藏前往贵州考察,发现当地人的习俗与清朝百姓大相径庭,为此兴奋不已。在与地方官员交涉后,县令告诉他们这些人俗称“凤头苗”,因住在屯堡周围又称“屯堡人”。鸟居龙藏回国后立即写书,声称自己发现了明朝汉族屯军的“后裔”,在日本引发了轩然大波。

  据说当年为征讨镇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朱元璋命蓝玉、沐英等率20万人出征。战后许多人就在当地扎根,娶当地女子为妻并繁衍开来。虽然身处偏远山区,但他们却牢记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一直镇守着西南边陲,就算明朝灭亡后也依然如故。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在当地的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新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自称“穿青”。

  清朝初期,穿青人作为“蛮夷”被迫归附于各大土司,虽然他们不需要向清朝政府缴纳赋税,但他们逢年过节就得主动向土司上贡“年例”,还有诸如“磕头钱”“烟火钱”“染布钱”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一旦两家土司发生冲突,他们还要为土司打仗。改土归流之后,土司制度虽然被取消,但大大小小的“土目”仍然是土地所有者与特权阶级,穿青人的奴隶身份依旧未能摆脱。

  在他们心里,其实是非常渴望恢复汉族身份的,对明朝也有着身后感情。明朝覆灭后,曾有部分穿青人外出参加抗清义军,但无奈清军实力过于庞大,只好躲进深山里为明朝将领守墓,四时祭扫。在水西地区,穿青人与清朝汉族百姓和旗人都保持着严格距离,他们穿着明朝服装,恪守着各家祖训,满人的影响范围每扩大一点儿,他们就躲进更深的山林之中,俨然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之所以与汉族保持距离,主要是因为当地汉族不愿与这些“蛮夷”通婚,因此一些穿青村落就算挨着汉人村子,彼此之间也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建国后,贵州毕节、安顺、黔西南和六盘水等地的穿青人都被划入汉族,许多老人都喜极而泣,感叹终于实现了祖先的夙愿。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已经发展成新的民族,因此渴望国家承认。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在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赫然写着——穿青人。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图片来源基于CC0协议的免版税图库,如有疑议请告诉我们,投诉邮箱:1613598000@qq.com

TAG: 穿青人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