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

发布时间:2025-01-18 05:36:11   来源:潇湘历史百科    语言:【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字号:

   白求恩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HenryNorman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全名亨利·诺曼·白求恩,医学博士,加拿......


  白求恩医科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是指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是卫生部直属高等医学院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占地面积182公顷,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白求恩

  白求恩医科大学前身为白求恩卫生学校,成立于1939年,由聂荣臻元帅创建于河北省唐县,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同志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抗战胜利后发展壮大,白求恩同志逝世后,为了纪念他,1946年命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1954年与第三军医大学合并,校名为第一军医大学。1958年转归地方,1978年,恢复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纪念白求恩

  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不幸逝世;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念着毛泽东。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12月1日为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建国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本文被选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以及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与"群众血库"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白求恩大夫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说:"现在,我来操作,你们谁第一个献血?"

  "我来献。"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挽起袖子。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我军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

  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他的身旁不容置否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消息传开,边区的农会、武委会、妇救会纷纷响应,上千人报名献血,很快组成了一支150人的献血预备队。白求恩高举地称之为"群众血库"。

  白求恩抗洪

  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着河北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就住在学校隔壁。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地把他们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洪水威胁着卫生学校的安全,上级决定将学校转移到河西岩。白求恩知道后立刻找到学校说:"我水性好,我要参加你们的突击队"。没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萝绑在梯子上当运载工具。白求恩和突击队的小伙子们跳进水中,十人一排,手挽手,一趟一趟来回运送着物资。白求恩的侧泳游得很棒,他一边用力推梯子,一边还风趣地讲他在家乡湖中练习游泳的故事。

  白求恩的流动医疗队

  白求恩来到中国后,为了能让更多的伤员得到及时救治,他积极组建并参与流动医疗队。这支流动医疗队没有固定的医疗场所,哪里有伤员,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白求恩带着医疗队的成员,背着沉重的医疗设备和药品,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翻山越岭,深入到偏远的乡村和战场前沿。每到一处,白求恩总是迅速地指挥队员搭建临时手术室和病房,然后开始救治伤员。

  有一次,他们听闻一个小村庄里有许多因战斗受伤而无法转移的战士。白求恩毫不犹豫地带领医疗队朝着小村庄进发。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和敌人的骚扰,但白求恩始终没有放弃。当他们到达小村庄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令人揪心的画面。伤员们躺在简陋的房屋里,伤口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感染恶化。

  白求恩立刻组织队员展开救治工作。他细心地为每一位伤员清洗伤口、包扎、上药,还根据伤员的伤势安排后续的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当地村民对医疗知识非常匮乏,于是他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还向村民们讲解基本的卫生知识和简单的伤口处理方法。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示范,让村民们逐渐掌握了一些自救互救的技能。

  在流动医疗队的日子里,白求恩和队员们风餐露宿,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救治伤员和普及医疗知识的事业中,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为无数伤员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的无私奉献和人道主义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1939年10月28日,"冬季扫荡"的日寇疯狂抗日根据地。在涞源泉孙家庄,哨兵催促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赶快撤离。白求恩却说:"加快手术速度。"当时躺在手术床上的战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为了与敌人抢时间,不慎刺破手指。他将手指伸进消毒液中,浸泡了一下,坚持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10分钟后,敌人冲进村庄。

  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炎症一天天加重。11月1日,又抢救一名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吴明。这是外科一种烈性的.传染病,发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细菌致命的感染。后来,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连续做了13台手术,并写下了治疗疟疾病的讲课提纲。

  11月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恶化,左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领导强迫白求恩向后方医院转移。当到达南太平地时,白求恩听到前言有枪声,便叫担架停下来,想到阵地看一看伤员。但此时他高烧已达40摄氏度,浑身瘫软。10日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的病情已十分危险。大家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地说:"我得了脓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11月12日清晨5点,白求恩大夫与世长辞,灵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沟门。

  白求恩是哪国人

  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是个生活优裕的富家子弟,他以高超的胸外科手术享有盛誉。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参加了一战,一战结束后白求恩来到伦敦,在伦敦一位苏格兰姑娘以一种不平凡的天真让白求恩一见钟情,他们迅速结婚。法西斯战火仍在蔓延,从西班牙回来后,白求恩发现有一个地方叫中国,更需要他的帮助。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在硝烟炮火中忘我地救治八路军伤员,曾连续为115名战士做手术,持续69个小时。他为中国献出了生命中最后的1年零8个月。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临终弥留时,白求恩这样写道:“人生很好,很值得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确值得为它去死……”

  白求恩评价

  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2012年4月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高度评价白求恩: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

  2014年10月在“纪念白求恩逝世75周年中国加拿大国际论坛”中,各大代表称赞他:他是一个斗士,是“八路军最老的一位战士”;他是一位医术精湛具有开创性的医学专家,也曾经是一位绝症患者;他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也是一位诗人和画家,一位设计师、摄影家和宣传家;他个性极强又情感丰富,脾气暴躁但不失温柔,纯真率性又满怀激情。

  1998年,白求恩被证实接纳入“加拿大医学名人纪念堂”;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加拿大人”,白求恩杯评选为第26位伟人。据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白求恩之所以赢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钦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胁过程中的坚强毅力;二是钦佩他处处为他人服务,为医疗社会化而不懈奋争的崇高精神。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与本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图片来源基于CC0协议的免版税图库,如有疑议请告诉我们,投诉邮箱:1613598000@qq.com

  • 1
  • 2
上一篇:司马光
下一篇:没有了